新闻 > 国际新闻 > 新闻详情

大变局叠加大疫情,世界怎么办?这场论坛把脉国际传播!

发表时间:2021-09-29 10:27:53 作者:菲华论坛 更多文章

  中新网乌镇9月27日电 9月26日,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全球抗疫与国际传播论坛在浙江乌镇举办。论坛由中国新闻社主办,中国新闻网等协办。

  真相与谎言、科学与偏见、合作与构陷……疫情搅动下的世界如何通过国际传播消弭隔阂,包容团结?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意大利、韩国等国家的嘉宾就相关议题在这次论坛上发表了观点。中外大咖们共谋全球抗疫大势,共商网络国际传播合作。

  以下是嘉宾观点摘录:

【守望与担当:全球抗疫中的命运与共】

div>
图为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赵泽良在论坛上致辞。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赵泽良:

  有力有效加强网络国际传播、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抗疫故事

  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赵泽良在致辞中表示,要有力有效加强网络国际传播、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抗疫故事。他表示,要坚持凝心铸魂,深入阐释中国抗疫的精神价值;要坚持激浊扬清,广泛凝聚团结抗疫的国际共识;要坚持守正创新,着力提升抗疫传播的实际成效;要坚持同心同向,积极汇聚国际传播的强大合力。

div>
图为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郭业洲在论坛上致辞。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郭业洲:

  国际传播应成为沟通情感的纽带

  在“守望与担当:全球抗疫中的命运与共”篇章,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郭业洲表示,全球抗疫背景下,国际传播应传播事实真相而不是政治谎言,应传播团结友爱而不是分裂对抗,应传播共同价值而不是意识形态偏见。他提到,国际传播应当成为各国人民之间沟通情感、弥合分歧、增进团结的纽带,而不应成为鼓噪分裂对抗的喉舌、地缘政治的工具或滋长冷战思维的土壤。

div>
图为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赵嘉鸣在论坛致辞。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赵嘉鸣:

  努力让国外受众听得懂也听得进去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赵嘉鸣指出,在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方面,要在乐于接受和易于理解上下功夫,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努力让更多国外受众听得懂也听得进去,不断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div>
图为国际金融论坛(IFF)联合主席、第56届联合国大会主席、韩国前总理韩升洙在论坛上致辞。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国际金融论坛(IFF)联合主席、第56届联合国大会主席、韩国前总理韩升洙:

  全球应重新团结起来为共同利益奋斗

  国际金融论坛(IFF)联合主席、第56届联合国大会主席、韩国前总理韩升洙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如今疫情形势严峻,互联网的互联互通已成为共享信息和交流以应对疫情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与新冠疫情大流行作斗争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疫苗鸿沟、疫情鸿沟。他强烈呼吁,全球重新团结起来,为共同利益奋斗,刻不容缓。

div>
图为奥地利前总理克里斯蒂安·克恩通过视频连线致辞。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奥地利前总理克里斯蒂安·克恩:

  战胜新冠疫情必须营造国际合作的氛围

  奥地利前总理克里斯蒂安·克恩在视频致辞中指出,要战胜新冠疫情,必须营造国际合作的氛围。如果不能保证所有国家安全,那么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合作形式,而媒体可以发挥独特且重要的作用。

div>
图为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在论坛致辞。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

  国际传播既要“陈情”,也要“说理”

  作为论坛主办方,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在致辞中表示,“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在全球抗疫的国际传播中,光有“陈情”是不够的,还要“说理”。他以中国新闻社大型学理型融合报道专栏《东西问》为例指出,着力创新话语表达,注重“陈情”与“说理”相结合,兼顾理论与评论,积极探索建立既体现中国立场观点和价值观念、又能为外国受众理解和接受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

【理念与实践:全球抗疫中的中国叙事】

div>
图为复旦大学教授张维为在论坛上演讲。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复旦大学教授张维为:

  对某些西方媒体的恶毒攻击,该迎头痛击的一定要迎头痛击

  复旦大学教授张维为在论坛上分享了全球抗疫背景下的中国战疫叙事。张维为表示,中国战疫模式的成功,引来了全世界的关注。引来了绝大多数国家和朋友的尊重和某种意义上的佩服,但同时也引来了一些国家、一些媒体的“羡慕、嫉妒、恨”。他说,对于某些西方媒体的恶毒攻击,一定要通过交锋才能更好地交流,只是希望交流,有时候会遇到巨大的挑战。我们该迎头痛击的一定要迎头痛击,该客客气气就客客气气,实事求是。

div>
图为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吴鹏在论坛上演讲。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吴鹏:

  中国抗疫物资捐赠对非洲实现全覆盖

  在第二篇章“理念与实践:全球抗疫中的中国叙事”的交流中,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吴鹏表示中国在抗疫物资的捐助过程中实现了对非洲所有国家的全覆盖。对于所谓质疑,如疫苗外交、债务陷阱、和中国做生意吃亏论等,吴鹏表示,“我觉得不必太在意”,中国在非洲所做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不像一些国家停留在承诺、口号。

div>
图为韩国驻武汉总领事馆总领事姜承锡在论坛上演讲。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韩国驻武汉总领事馆总领事姜承锡:

  你我都是命运共同体的一份子

  韩国驻武汉总领事馆总领事姜承锡回顾了他去年2月“逆行”武汉的经历。他表示,在新时代全球化的背景下,当前局势无论是“你”还是“我”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而是超越国家的命运共同体的一份子。而且,疫情涉及重大的国际安全问题,要达成共识,不断强化国际公共卫生医疗领域的合作。

div>
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通过视频连线演讲。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

  人和病毒共存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目前时机尚不成熟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通过视频分享观点。他表示,人和病毒共存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它是需要条件的,目前时机尚不成熟。我们和病毒这场持久战,目前正处在相持阶段,还需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还要坚持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积极推广疫苗的注射,力求早日形成社会群体免疫。

div>
图为英国网红视频博主司徒建国在论坛上演讲。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英国网红视频博主司徒建国:

  让中国人的幸福和笑容来做回答

  英国网红视频博主司徒建国来到中国15年左右,他通过《司徒建国秀》的节目,用英式幽默来讲述中国故事。2020年2月,当英国政府建议所有住在中国的英国人立刻回国时,司徒建国选择留在中国,爸妈也支持他留在中国。“因为我在中国过了这么多年,我对中国很有信心,我知道政府可以应对好这个问题。”现在还有很多外国人不太了解中国,所以希望通过自己的视频能让没来过中国的外国人全面客观看到中国的情况。

div>
图为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郭凯天在论坛上演讲。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郭凯天:

  科技向善,提升全社会应对公共卫生挑战的能力

  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郭凯天表示,疫情之下,全球的信息协同共享不够平衡、充分,一些不实猜测、歪曲解读加剧了合作阻碍与信任损耗。全球抗疫的连接基础还有提高空间。中国的积极实践,或许能提供有益启发。疫情发生以来,科技向善的边界不断被打开,期待持续的、基础性的投入,能在未来开花结果,提升全社会应对公共卫生挑战的能力。

div>
图为哔哩哔哩董事长兼CEO陈睿在论坛上演讲。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哔哩哔哩董事长兼CEO陈睿:

  讲好中国故事,内容和制作一定要足够好

  哔哩哔哩董事长兼CEO陈睿表示,年轻人是B站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的复兴关键在于是否可以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其实我们一直讲“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除了我们真实地去讲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内容和制作是一定要足够得好,这样它才能有人爱看,才能够获得广泛的传播。

【谎言与真相:全球抗疫中的国际传播】

  第三篇章,与会嘉宾围绕“全球抗疫中的国际传播”展开交流。

div>
图为环球时报社总编辑胡锡进在论坛上演讲。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环球时报社总编辑胡锡进:

  疫情如此惨烈,西方媒体去哪儿了?!

  环球时报社总编辑胡锡进表示,疫情暴发以来,西方媒体的“积极”表现令人失望,美国舆论对阻止错误的抗疫路线基本没起作用,“我们都以为西方舆论很厉害、很厉害,现在发现他们怎么好像也挺‘怂’的,很无力。”他在论坛上发问:疫情如此惨烈,西方媒体去哪儿了?

div>
图为中国日报网美籍记者伊谷然在论坛上演讲。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中国日报网美籍记者伊谷然:

  中国抗疫为世界描绘了一个蓝图

  在中国日报网美籍记者伊谷然看来,中国有很棒的故事可以分享给大家,而且也是非常鼓舞人心的故事。中国现在能够有力地控制疫情,有科学的安排、严格的执行。中国的方法是为世界描绘了一个蓝图,中国的抗疫让民众获得了非常好的公共健康环境,同时实现了经济复苏。

div>
图为今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北京分社社长阿赛在论坛上演讲。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今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北京分社社长阿赛:

  媒体必须支持停止疫情问题的政治化

  今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北京分社社长阿赛表示,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忠于事实,不搞虚假报道是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当今世界处在困难时期,这些原则起更大的作用。媒体必须支持停止疫情问题的政治化,不让某个人或机构借抗疫谋取私利。

div>
图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通过视频连线演讲。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

  应对美国政界谎言,要“三个回归”

  在全球连线环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表示,中美关系是美国内部问题的牺牲品。如何应对美国政界的谎言?这是中国读者、中国媒体的一大任务。面对这种情况,他认为尽管美国的谎言很多,还是要“三个回归”:回归事实、回归科学、回归理性。

div>
图为乌合麒麟主创付昱在论坛上演讲。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乌合麒麟主创付昱:

  漫画能跨越文化传播障碍 替中国发声

  乌合麒麟主创付昱认为,对于某些西方针对中国的抹黑和攻击,自己想用一种跨越跨文化传播障碍的方式进行反击。他认为漫画能够填补语言的劣势 ,替中国发声。他在现场阐述了自己的部分作品,如《白宫粉刷匠》、《神明改造》。他表示,除了带有对抗性的讽刺和披露之外,还需要提供建设性的视角,展现中国的方案,自己会继续用画笔创作出表达自己朴素情感的作品。

div>
图为Discovery探索传媒集团副总裁魏克然在论坛上演讲。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Discovery探索传媒集团副总裁魏克然

  希望能够传递客观真实的报道

  Discovery探索传媒集团副总裁魏克然分享时表示,希望能够更多利用以互联网为主的媒介传递我们的声音,但是比较客观的报道变得越来越难。中国如何来阐述自己的故事?说到这些信息,很讽刺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美国的人,都是在给全球的信息标签化。在内容的创造上,尤其是针对中国,我希望能够增加比较真实的故事讲述。

div>
图为意大利网红博主瑞丽在论坛上演讲。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意大利网红博主瑞丽:

  传播最真实的中国,“撸起袖子加油干”

  意大利网红博主瑞丽在论坛上表示,自己曾在中国高铁上拍过一个视频,在国外反响很大。她自己会一直留在中国,了解、学习中国,用镜头记录、探索中国,用 “路卡与瑞丽”账号传播最真实的中国,不忘初心。所有的鼓励和支持,让她有了“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动力!“我也做不了什么大事,但是我会利用互联网继续讲好我和中国的故事。”(完)

声明:本文由新闻源或入驻作者撰写,除博牛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博牛立场.

博牛集团博牛社区博牛招聘广告合作加入我们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站点统计投诉举报菠菜圈

重要聲明: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本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由於討論區是受到「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即時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站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