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手法五个案例,国人在菲律宾涉赌绑架案频发
中国驻菲使馆与菲律宾国警反绑架大队,25日就中国公民在菲涉赌问题联合举办媒体说明会,通报涉赌案件,解读中菲相关法规,劝诫中国公民远离赌场,洁身自好,谨防菲赌场借贷陷阱、就业骗局。
中国驻菲使馆参赞兼总领事罗刚表示,近年来,菲律宾多地尤其是马尼拉地区频繁发生中国游客在赌场参赌、高额借贷遭遇勒索赎金的案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也给当事人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驻菲使馆在尽其所能维护有关中国公民合法权益的同时也曾多次通过使馆官网和微信公众号发佈提醒,劝诫中国游客谨防赌场借贷陷阱,远离赌场,洁身自好。但此势头未能得到有效遏制,近期仍连续发生多起中国公民因赌场纠纷而引发的非法拘禁案。
他说,为此,中国驻菲使馆专门邀请各媒体朋友,同时,也邀请菲律宾国警反绑架大队的负责人,就在菲中国人民涉赌问题举办媒体说明会,通过表明使馆立场和一些典型案例,唤起在菲中国人民对这一社会问题的重视,切实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罗刚通报,2017年驻菲使馆共处置重大领保案件269起,其中涉赌案件68起,约佔四分之一。这些案件中,涉赌劳务纠纷、非法就业案21起,非法拘禁、绑架案33起,网络赌博遭遇诈骗等其他案件13起。
罗刚表示,从事赌博业或参与赌博违反中国法律。根据两高相关《解释》,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周边地区聚众赌博、开设赌场,以吸引中国公民为主要客源,构成赌博罪的,可依据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对中国公民在菲涉赌违法行为,使馆立场鲜明,坚决反对。
罗刚还提醒拟来菲就业的中国人,警惕菲律宾赌场和网路赌博公司招聘广告当中存在的虚假欺骗资讯,一定要提前详细瞭解工作性质、内容等,签署有效工作合同,以有效维护自设合法权益。
反绑架组侦查和案件监督处处长坎希劳警司也对中国公民涉赌遭绑架事件进行简要讲解。他表示,在罗刚总领事提及的60多起涉赌案件中,有16起向反绑架组报案,事件中的受害者也均获救,成功逮捕部分嫌犯。坎希劳警司指出,大部分此类案件发生在娱乐城,特别是在赌场,如晨丽、新濠天地、Okada和马尼拉云顶世界。
坎希劳警司指出此类案件中,犯罪者惯用的几类手法:
1.放贷者在赌场徘徊寻找赌客。一旦有赌客输钱,他们就会靠近这些“客户”,向他们提供借贷,或拿赌客身上其他值钱财物作抵押;
2.放贷者靠近潜在“客户”时,向他们提供资金,但一开始不会告知这是借贷。他们提出的唯一条件就是索要赌客赢钱后的分红。一旦赌客输钱,他们便会要求赌客签署协议。随后将借贷人拘禁看押,通过致电、传照片、视频等方式逼迫受害者家人朋友还债;
3.放贷者不是以现金形式借钱,而是以披索的匯率借贷赌场的筹码给赌客,但在要求赌客还钱时,却要求偿还相同金额数量的人民币,以至于这些受害者还不了钱。如一些赌客仅借贷1万披索,却被要求还1万人民币。
坎希劳警司提醒,有些放贷者同伙专门负责以工作或者旅游等形式招揽中国公民赴菲,然后以各种方式扣押其护照并带他们前往赌场赌钱,之后採取上述手法进行借贷讹钱。希望中国公民相互提醒上述犯罪手法,以避免他们落入圈套。
菲国警反绑架组法律处处长吉拉德‧普利多律师表示,绑架及严重非法拘禁均将以经修订的刑法为依据。但无论属于哪种罪行,违反菲律宾法律的嫌犯,一旦被定罪都将被判监禁。
罗刚介绍涉赌典型案例:
(一)涉赌非法就业
2016年11月,克拉克千人非法网络赌博被捕案。近1300人因持旅游签证或特定区域工作签证在克拉克网络赌博公司非法就业被菲移民局抓扣。此案处置过程长达1年有余。
(二)涉赌非法拘禁案
过去一年,此类案件佔全部涉赌案件的近一半。受害人大多因为在赌场输钱后,向赌场放贷团伙借款,因无力偿债或被后者欺骗(如借出1万比索要求偿还1万人民币),最终遭遇绑架勒索赎金。
今年1月,一名江西居民因赌债纠纷被不法分子非法拘禁,被警方解救时,健康状况极其糟糕,经抢救才保住性命。
为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我们希望非法拘禁案受害者获救之后,能积极配合警方指证绑架者。
(三)涉赌劳务纠纷案
一些中国公民通过网络或中介招聘到菲从事网络赌博工作,其护照常被赌博公司非法扣押,一旦发生纠纷,赌场会要求当事人缴纳不菲费用后才返还护照。
2017年10月,一名河南居民抱着致富梦想,借款赴菲,期望能改善家庭生活条件,不幸遭遇骗局,落得身无分文,穷困潦倒。
(四)赌债纠纷案
菲律宾赌博业合法,赌场的合法权益是受菲律宾法律保护的。
2017年12月,一名浙江居民携数百万人民币到菲参赌,全部输光后又借债继续赌博,家人偿还借款后才得以回国。
2017年,广西、云南两名居民先后致电使馆反映,家人因参与网络赌博输掉巨额资金,最终也未能挽回损失。
(五)涉赌假案
2017年9月,一名江西居民炮製绑架案,称自己被赌场绑架,对方索要赎金。家人报警,菲警方歷时数日将当事人“救”出,发现当事人瞒着妻子一同编造谎言,骗取父母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