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人文色彩的浓缩——吉普尼上的承载文明
编者按:还记得那篇中年移民菲律宾的文章么,时隔半月,细腻的楼主,将她与菲律宾一点一滴融合的过程,都体现在这点滴的文字里,征得原作者郭彩荣授权,分享此文,希望各位博友,能对菲律宾这片身边的土地,多一些多方位的了解。
去年暑假来菲律宾探亲团聚,老公带着我和孩子们去玩,在曾经的总统行宫,如今的人民公园里,老公极力怂恿我坐一次吉普尼车,那可真是专车体验,山下到山上,拐一个胳膊肘弯就到了,车上除了我们一家并没有其他人。
第二次坐吉普尼,是今年去卡提马菜市场买菜,那时的车费是一个人8披索,那天,我很紧张,看着矮小的入口,左右涂鸦的车门,昏暗的车厢,像极了一个等待吞噬自己的魔鬼在张开嘴巴。
印象里,这是菲律宾马尼拉最烂最廉价的一种交通工具,仅仅比三轮蹦蹦车好一点点,我所居住的区域是禁止三轮车进入的,但是去买菜的话,还是搭乘吉普尼方便省时。我非常不情愿的跟着老公猫着腰上了吉普尼,我紧紧地护着自己的包包,随时随地警惕的看着对面及左右的人,生怕遇到团伙抢劫的当地人……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原帖与作者讨论>>